
为切实做好合肥机场2025年雷雨季节运行保障工作,高效应对复杂天气运行挑战,全面提升航班正常性,运行管理部机坪塔台管制室针对临界延误航班这一运行关键点精准施策,推动合肥机场雷雨季起飞、放行正常率等指标均高于往年同期,圆满完成2025年雷雨季运行保障任务。
根据民航局《区域和机场协同运行机制建设指南(试行)》,临界延误是指“受控航班 CTOT 时间距其延误基准时间在±5 分钟内时,非受控航班 TOBT 距其延误基准时间小于机场地面滑行时间但大于其可变滑行时间”。在航空器地面运行中,往往存在因地面保障顺序、航空器滑行等待、临时放行间隔等多种原因导致航班放行临界延误。为进一步提升合肥机场起飞、放行正常率,机坪塔台管制室于2025年初建立并持续完善“临界延误航班”管控机制,一是强化“事前”管控,优化航班运行数据统计体系,规范临界延误航班关键数据的采集与记录标准,筑牢运行风险前置防线;二是优化“事中”调配,通过动态协调缩小放行间隔、灵活调整推开顺序与位置、科学指挥最优滑行路径等机坪管制指挥手段,实现机坪高效运行;三是深化“事后”复盘,建立运行案例库,依托班后会、工作例会开展运行复盘,深度剖析临界延误航班成因,形成针对性改进措施,为后续管控优化提供数据支撑。
2025年雷雨季运行期间,运行管理部挽救起飞临界延误航班共计136架次,提升合肥机场雷雨季起飞正常率1.07%,挽救放行临界延误航班共计82架次,提升合肥机场雷雨季放行正常率0.65%。下一步,运行管理部将持续聚焦航空器地面运行全流程,积极查摆运行工作盲点、痛点,深化创新运行管控措施,进一步提升机场航班正常率和机坪运行效率,为推动合肥机场高质量发展贡献专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