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安徽民航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官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党群工作 - 文明创建

让文明意识成为行动共识

发布时间:2021-09-30      浏览次数:

斑马线不仅是安全线、生命线,还是城市里的风景线、文明线。在斑马线上,究竟是人车抢道,还是人车礼让,可以直观反映出市民的文明素养,折射出城市的文明程度。从法律上来讲,机动车礼让行人是法定义务,但是一段时间以来,文明礼让的意识尚未能深入人心,车与人互相抢道的现象一度成为常态,不仅有损城市形象,更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不少交通事故都是由此引发。

  规范斑马线上的通行秩序,加快构建人车礼让的文明氛围,既是保障出行安全的必要措施,也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近期,全国各地纷纷开展了“文明驾车 礼让行人”专项整治行动,通过“罚款+扣分”的双重惩戒措施,让司机行车时心中存有更多畏戒,倒逼司机遵守行车规范,取得了良好效果。目前来看,斑马线前的“车让人”已经成为常态,而“人让车”的现象也越来越多,甚至不时会出现“车让人走、人等车过”的小卡壳,这实际上是车与人双方在彼此磨合的必经阶段,表明文明意识已经深入人心,只是双方还需要时间来培养更多的默契,让交通运行更加通畅。

  文明程度的提升,不会是一蹴而就的,必然会经历不同阶段心理演变的过程,从服从、认同再到内化,是文明养成的基本路径。文明行为坚持的时间越长,文明的认同就会逐渐巩固,文明行为就会从习惯开始转向自觉,文明的默契自然也就会涵养起来,到了那个时候,无论是车让人,还是人让车,双方都不会再有顾忌与疑虑,文明新风就将成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社会良好风气,让每个人都能够从中感受到和谐幸福。

  建设文明城市,很多地方都体现在斑马线这样的“小处”,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相处交往的细节之中,比如自觉进行垃圾分类与投放、自觉遵守禁烟规定、自觉在公共场合排队、自觉文明礼貌交谈等等,这些虽然看起来只是细枝末节,但却可以体现出公共意识、规则意识,形成强有力的自我约束,相比于通过法律法规、行政处罚等外部规范措施,发自内心的文明理念可以更为持久、更有效力。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文明的传播者,无论是斑马线上的礼让,还是日常生活中的文明言行,都可以潜移默化感染他人,把文明的种子播撒得更广,共同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摘自福州文明网(2021.9)

[ 返回 ]

上一篇:让诚实守信“习惯成自然”
下一篇:点小善之光 牵大德之手